top of page

【老屋調查誌】鍵盤時光基隆小旅行

已更新:2018年6月27日



你所認識的基隆是什麼樣子的呢?這個好像總被雨困住、被過去榮光困住的城市,在許多外地甚至本地人的印象之中,是個灰暗又陰鬱整年潮濕的港口。雖然隨著基隆火車站新站的啟用及國光客運舊站的拆除,市區似乎有了不同的樣貌的可能,但對大多數不熟悉基隆的人來說,除了廟口夜市的美食以外,此處似乎就是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了吧。


由基隆火車站一路往廟口這塊佔地並不大的區域,就是昔日被稱作大基隆的地方。這個彷彿被時光凍結住的老市區,散發出一股陳舊的氣氛。不過,這一塊塊由筆直道路交錯形成的街廓,可是蘊含了這一百年間基隆突飛猛進,城市景觀大改造的驚人故事呢!那麼,要怎麼從街道中讀出那些有趣的故事呢?


別緊張,一起跟著這篇文章來場鍵盤的基隆之旅吧!


首先我們來到,用水泥築得厚實又堅固的港邊,這裡也是許多人對基隆的第一印象。以前總會在課本上認識到,基隆由於先天的谷灣式地形,而被認為是一座天然良港。但事實真是如此嗎?翻開清末的地圖,有兩座小島佇立在內港中,顯然是大船入港時必會遇到的阻礙。但現在眺望港中,除了固定停泊的郵輪與商船,這兩座名為鱟公與鱟母的島嶼早已無影無蹤。

那麼,這兩座島到底去哪了呢?


1899年基隆港:左下角還能看到鱟公與鱟母兩座島嶼 / 圖:《基隆築港誌圖譜》

進入日治時期之後,由於基隆地理位置離日本最近,使得臺灣總督府決心大興土木,以將基隆建設成現代化的深水商港與軍港彰顯日本殖民的能力。自1899年開始的一連串築港計劃,首先將港內這兩座小島,一一鑿除並將其化為砂石來填海造陸,經過七年工程的成果,幾乎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基隆港相去無幾唷!


1913年基隆港:經過兩期工程,已經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基隆港相去不遠 / 圖:《基隆築港誌圖譜》

在一百多年前,實在很難想像,日本政府居然願意耗費數千萬日圓,在一座剛納入帝國轄下島嶼上,興建這樣浩大的工程。


與基隆港口的逐步增建與挖深不同時進行的,還有一系列市區改正計畫,也就是我們今天熟悉的都市規劃。從在清法戰爭與清末的記載之中,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水道眾多的市區內,只要一遇大雨就積水成災,街道惡臭難聞、道路狹窄,簡直是個瘴癘之地啊。為了讓基隆更適合人居住,隨著築港工程的進行,市區以及河道邊也增填出許多新生地,更配合下水道與自來水設施,規劃出我們現在熟悉既筆直又方正的市區道路與街區。


也就是說,無論是筆直的碼頭或是雖然狹窄但井然有序的街區,居然都是這一百年內的才有的景觀呢!雖說經過市區改正之後,已經很難看見清代基隆市街的樣貌,但有兩條留存至今昔日的官道,可是隱沒在街區之中待你造訪呢。(小提示:在廟宇的附近特別容易發現唷)


基隆市日本職業別明細圖(1929):從地圖可以看到與現在相同的棋盤式街道,與圖片左下方的高砂公園 / 圖:臺灣百年歷史地圖

離開港區,我們漫步於市區的街道之中。抬頭細看,就會發現即使路面並不寬闊,但路旁卻有好幾間散發歷史感街屋的立面,上頭精緻的雕塑或是殘存的商號名稱,在在都顯示出日治時期時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光榮。既然有發達的商業活動,城市內的休憩空間「高砂公園」也順應而生,這座位於基隆西南方的公園,裡面設有網球場、棒球場、可划船的水池等設施,甚至連臺灣第一間水族館都曾在園內出現。至於田寮河南岸的遊廓(風化場所),則提供了中產階級夜不成眠的一種選擇。


高砂公園:創於明治33年(1900)

二戰的結束與日人的離去,臺灣進入了戒嚴時期,雖然難以離開島嶼,但像是市區內的委託行街與留存不多的百貨行,正是透過少數人登上商船與漁船的出海,帶回許多外國的商品及器物,而成了這段時期認識世界的重要管道之一。藏身巷弄間的酒吧,便見證了越戰與韓戰美軍五光十色燈紅酒綠的夜生活。


說到這裡,那個宜居城市到底去哪了呢?戰後湧入的移民潮,以及當初缺乏對城市空間規劃的認知,前面提到的高砂公園,如今只剩下公園街可供憑弔,園內的空間建起了一棟又一棟的公寓,旭川也被加蓋上變為一條看不見的河。不過,住商混合式的大樓也於此時出現,像是明德親民至善大樓以及仁愛市場,一樓二樓市場商場,三樓以上作為住宅的動線規劃,對於那時的居民來說,可說是劃時代非常摩登的設計呢。


然而一座城市的樣貌,並不單只憑一個時代就能煉成,而是揉合了不同時代下各種文化交流才出現的。流經市區的旭川,雖然今天蟄伏在建築下,但卻曾是動脈般的存在,崁仔頂的魚市文化、清代市街的發展、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,一直到七零年代明德親民至善大樓的興建,都在這條「看不見的河」周遭一一發生。


市區內的老屋空間

我們在市區裡鑽了又鑽,繞了又繞之後,回到港邊啟用將滿十年的海洋廣場,我們的鍵盤之旅也即將結束。


稍等一下!請抬頭往天空看,在港內盤旋的黑鳶,正是被漁市每日清晨,處理後排入旭川的魚內臟吸引前來。不會言語的牠們,也就這麼靜靜地見證了基隆的盛衰,陪伴這座雨港,度過一個又一個多雨的日子。跟著這篇文章繞了一圈基隆市區,不知道大家對基隆是不是更有感覺跟認識了呢?找個假日,一起來拜訪這座由歷史交疊而成的小港都吧!


基隆港口旁的海洋廣場:鄰近車站,來到基隆第一個映入眼簾的畫面。/ 圖:戴瑞儀

/

文_何昱泓

基隆人,現為現為「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」常務理事、知識性平台《每日一冷》主編、歷史普及平台《故事:寫給所有人的歷史》社群經理。希望能從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,喚醒沉睡已久的地方歷史記憶。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